赤壁之战后,曹操为什么再也不主动进攻刘备了?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3:24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赤壁大战结束后,曹操这匹老马还是不服老,继续四处征战,东奔西跑。

不过,曹操这边忙得团团转,一会儿西边打马超、韩遂,一会儿又跑到远处去征讨张鲁,甚至还四次渡过巢湖去攻打孙权。奇怪的是,他倒没怎么主动去找他那真正的对头刘备的麻烦。

就算刘备动手打曹操占着的汉中时,曹操还是派夏侯渊和张郃先去挡着。他自己呢,磨蹭了半年多才慢悠悠地带兵来。更绝的是,他在汉中呆了俩月,就火速撤军了。

说起来,曹操虽然要打败的对手不少,但真正跟他杠上,斗得你死我活,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的,也就刘备这一个!

赤壁之战过后,曹操为啥就没再动手打刘备了呢?这事儿挺让人琢磨的。想想赤壁那会儿,曹操势力多大啊,咋就放过刘备了呢?其实吧,这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。赤壁之战曹操吃了大亏,兵力、士气都大受影响。他自个儿也知道,这时候再跟刘备硬碰硬,胜负难料,弄不好又得元气大伤。再说,曹操的地盘儿也大,得操心的事儿多着呢,不能老盯着刘备不放。还有啊,刘备这人也不简单,身边能人异士不少,又得了不少民心。曹操要是真动手,也不一定就能轻松拿下。所以啊,综合考虑下来,曹操觉得还是先稳住阵脚,恢复实力再说。这样一来,他就暂时放过刘备了。毕竟,曹操也是个精明人,知道啥时候该出手,啥时候该收手。

是玩刘备玩够了,觉得没意思了?还是说被刘备和诸葛亮给镇住了?

【赤壁之战后,曹操打遍天下,唯不征刘备】

赤壁大战过后,曹操开始把更多心思放在打理内部事务上,他带兵打仗的次数,跟以前比起来,确实是少了不少。

然而,就算年纪大了,曹操还是心怀壮志,想干出一番大事业。他依旧不停歇地四处带兵打仗。

1、把关中地区给安稳下来。

211年的时候,曹操自己带着大批军队去打马超和韩遂。

一番恶战后,曹操把马超和韩遂给打败了,关中这块地方算是大体上安稳下来了。

之后,曹操让夏侯渊守在关陇地区,自己则返回军队。

2、收复汉中地区。

2015年那会儿,曹操再次带着大批兵马,浩浩荡荡地去攻打汉中的张鲁。

曹操一路辛苦行军,最终打败张鲁,占领了汉中。然后,他留下夏侯渊和张郃守住那里,自己带着大军回去了。

3、四次跨越巢湖,三次攻打濡须口。

说起孙权,曹操那是相当重视,他不止一回地亲自跑到巢湖那边,连着三次猛攻濡须,简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。

212年10月,曹操带着号称有四十万步兵和骑兵的大军,杀向濡须口,跟孙权对峙上了。一直打到第二年4月,因为春水泛滥,曹操才撤了军。

2014年夏天,曹操让曹植守在邺城,他自己又带着大军去了合肥,打算打东吴。这回,他又跟孙权杠上了,一直打到十月份才回来。

2016年10月,曹操从汉中征战归来后,又一次带着号称40万的大部队向东进发,跟孙权对峙。这场仗一直打到第二年3月,曹操才带着军队撤回。

说实话,赤壁那一仗打完后,曹操的大部分对外打仗的劲头,都放在了对付孙权上!

说起来也怪,曹操对刘备那叫一个“恭敬”。

4、没去攻打刘备。

在夏侯渊于汉中之战被杀掉之前,曹操压根就没自己动手去打过刘备!

曹操只是派乐进、文聘他们几个,去荆州那边对关羽进行了几次小打小闹的攻打。

到了汉中之战时,刘备对曹操的汉中发起了攻击,紧接着关羽又去攻打曹操的襄樊,两人这才又大大出手,再次开打。

你得明白,曹公虽然树敌众多,不过从袁绍离世后,真正跟曹操斗得不可开交,一点退让余地都没有的,也就刘备这么一个人了!就连孙权,都有可能靠外交手腕跟他周旋呢。

从208年到219年,这十多年的时间里,曹操是不是把刘备给忘了?为啥没再去打他呢?

难道是早些年欺负刘备欺负得太多了,觉得没意思了?还是说曹操被刘备和诸葛亮给震慑住了?

那肯定不对嘛!

曹操始终在琢磨并实践着他的各种策略。

【时代主题:抢占中间地带】

赤壁大战结束后,孙刘两家军队抓住机会,立马回头打了回去。

周瑜和刘备他们一伙人,花了老大力气,终于让曹仁退了兵,把江陵给拿了下来。

孙权亲自督战的合肥那块儿,结果啥也没捞着,空手而归了。

这样一来,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:短时间内,谁也拿谁没办法!

赤壁大战后,孙刘联军虽然趁着胜利拿下了江陵,可之后想继续往北打,心里有想法,但实力跟不上了。他们感觉使不上劲儿,难以再进一步。

对曹操而言,赤壁那一仗打得真是惨,水军几乎全军覆没,想要渡江的战略力量全没了。再说南郡一丢,曹军只能撤出长江流域,连长江都过不去,还谈什么渡江的事儿呢?

所以,曹、孙、刘这三家,都打算把拿下“中间那块地方”当作接下来的目标,好让自己的实力再上一层楼。

周瑜琢磨着,咱们得抓紧机会拿下西川和汉中,接着跟凉州的马超联手,一块儿谋划北边的事儿。

刘备老早就憋着劲儿,想找个机会打进四川了!

说到曹操,他也是一样的情况!在赤壁大战之前,曹操的军队势力可大了。周瑜在琢磨曹操的短板时,首先提到的就是“曹操北方的地盘还没稳当,马超和韩遂还在关西那边,给他留着个大麻烦呢”。

所以,曹操得先把关西那片地方摆平了,之后才能不那么着急忙慌地,慢慢对孙刘动手!

这样一来,曹操肯定会把关中、陇西那边,还有汉中,都当成自己要发展的地盘。

【对付孙刘联盟的方略】

就在赤壁大战落幕之后,曹操对孙刘两家联手的态度有了新转变。

赤壁大战结束后,曹操感慨地说:“要是郭奉孝还在,我哪能落到这步田地啊。”

说起郭嘉,咱们其实是在琢磨赤壁之战那会儿的战略决策。

说起对待联盟里的对手,郭嘉一向的做法就是,你要是逼得太紧,他就跟你耗着;你要是稍微放松点,他心里反倒开始琢磨怎么跟你斗了。

以前收拾袁绍那俩儿子时是这样,后来搞定他们再加上公孙康,用的还是那一套。

当然啦,孙刘两人可不是袁绍那俩不争气的儿子能比的,想着他们能早早自己斗起来,那是不可能的。

刘备去找孙权商量“借地”那会儿,周瑜他们心里头有点不乐意。可最后孙权还是决定把地给刘备用,算是重新摆平了两边的利益,让联盟继续稳固下去。

曹操一听说孙权把地借给了刘备,手里的笔都吓掉了,心里明白孙权和刘备,特别是孙权,都不是好惹的,不能指望他们那么快就闹矛盾!

但是,就算这样,曹操还是努力通过巧妙地挑选攻打的目标,来离间孙权和刘备的关系。

要想实现这个目标,绝对不能去攻打刘备!

1、地理位置的关联。

要打垮刘备,得拿下关键的一步,那就是占领江陵。

江陵啊,就是孙权和刘备他们两家势力的交界地儿。

江陵这地儿,就在江东的上头,要是被敌人给占了,那东吴的情况可就得糟糕透顶,跟赤壁大战前没啥两样了!

你攻打江陵,刘备心里慌了神,孙权那边更是急得直跳脚!

因此,曹操要是攻打江陵,那肯定会让孙权和刘备联手对付他,“逼急了他们就会团结一致”,这样一来,反而让孙刘两家的联盟更加稳固了。

反过来说,要是去抢淮南,攻打濡须,直接威胁到孙权的老巢,那他肯定会豁出去应对。但这事儿离刘备远了点,短期内对他没啥大影响,所以刘备不会那么慌。他可能不光不会去帮忙,说不定还想趁这个机会自己搞点发展,这样一来,孙刘两家的利益就不对等了,正好能达到咱们挑拨他们关系,让他们联盟散伙的目的。

2、说说孙刘联盟里,他们各自是啥位置。

那时候,孙权盘踞在江东一带,刘备则镇守南郡,他们俩既联手合作又各自为政。

在刘备还没拿下西川那会儿,孙权势力大,刘备相对弱小。说起来,刘备和孙权之间,就像是刘备“借住”在孙权的地盘上,孙权是“房东”,刘备是“租客”。

孙权呢,他打的小算盘是想多管管刘备(就像鲁肃老提到的那句“该借给刘备力量”、“咱们得把他赶走”那样),可刘备呢,他想的是怎么尽量少受孙权的影响,好让自个儿能独立发展,站稳脚跟!

曹操主要盯着刘备打,这样一来,刘备肯定得更加靠孙权了,他俩的关系也就处得更铁了。

反过来想,要是去打淮南,孙权肯定会拼尽全力防守。这样一来,刘备就会瞅准机会搞别的事情,没法全心全意帮孙权。到时候,孙刘两家联手的关系就得变松散了。

所以,要是攻打刘备,那就是“逼急了他们会联手对抗”,这样做对瓦解孙刘联盟没好处。

有人可能会纳闷:曹操的那些策略,岂不是反倒帮了刘备一把?

没错,刘备这次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!

不过,在争取那“中间地盘”时,曹操没法全吃下来。西南的益州,要么被刘备抢了先,要么就是孙权的了(甘宁、周瑜他们老早就想拿下西川),这事儿没法挡!

要是去打刘备,刘备肯定会跟曹操死磕。这时候,孙权可以一边派点兵去帮刘备,稳住他,一边再分兵去抢益州。这样一来,孙刘联盟还是能把西川拿下。而且啊,孙刘两家实力差距越大,那种“依靠”和“被依靠”的关系就越铁。

所以,曹操的计策,虽说让刘备捡了个便宜,但说实话,那也是他在看清了双方实力底细后,做出的最好决定。